查看原文
其他

不用钱买,只需交换——无穷奶奶的富足人生

2015-10-16 有机会网

横屏阅读,保护眼睛

不用钱买,只需交换。提供人生及这个失衡的世界另一种答案……

海德玛丽·施维姆(Heidemarie Schwermer)是德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。她拥有十五年小学教师资历,之后还成为开业的“完形治疗”心理咨商师,但为了兑现小时候对自己的承诺,她一再主动离开安逸去寻找生命的答案,全力推动一个“付出”与“接受”得以平衡的社会,最后还一举颠覆人类追求安全感的本能,将自己所有的金钱、财产分送给人,二十年来不使用货币生活。过程虽然饿过肚子,还得长年从事清洁打扫或是帮人家顾房子的“低阶”工作,然而,她的理想却在其中逐一实现,并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自由与富足……


《无穷奶奶的富足人生》繁体中文版于2015年7月出版

一个难民小女孩,立志改变这世界

海德玛丽出身富裕家庭,但两岁就因战争逃难,一家人沦为生活穷困的难民。小小的心灵不明白,为什么没有“钱”就要失去一切?后来,她深深受到童话故事里那个公正而美好的世界所吸引,在自己一手打造的寂寞树洞里,她对自己许下了一个无比宏大的承诺:“我要付出一切,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。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战争,人人活得有尊严。”这个早慧的梦想,不管在她面临挫折、看见苦难,甚至是安适地享受当下时,都一再地出现她脑海,成为驱策她一生逐梦、永不放弃,甚至愿意“牺牲”一切的永恒动力。

德国“交换之母”的传奇

海德玛丽认为,人的价值不应该由钱来决定,“人人都能对社会或他人贡献一己有用之力。”她成立“施与受中心”,开放给所有人以交换的方式,贡献自己的专长,也寻求他人的帮助;参与者学习在“提供”及“接受”间取得平衡,同时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需求。虽然过程中新的挑战层出不穷(她在书中详述其经验,足供有心经营非营利组织者参考),但她也逐渐发现生活中的一切几乎都可以靠交换或共享得来,面包、蔬果、衣服、鞋子、上网、住宿、旅行……应有尽有,只要你乐于付出,也勇于接纳。

不用钱过生活,二十年的富足人生

透过交换而逐渐降低金钱需求的海德玛丽,有一天受到《星星银币》童话的启发,决定大胆效法故事中的小女孩,将自己的所有一切全部送人,开始自己的星星银币试验,也就是完全不用货币过生活──包括将金钱送给需要的人、将家具送给邻居朋友,同时结束自己的诊所,甚至退掉了在德国很重要的医疗保险(因为自费就医非常昂贵),只留一只衣柜在朋友家,放着她仅存的一些东西;其余的家当,只要一大一小的行李箱就可以随身带着走。她原本只打算实验一年,没想到她的生活质量其实变得更好,还因此认识形形色色的人,“我压根儿不希望再回到以前的生活。”……至今已二十年,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“不用钱过生活”最成功的范例。如今她年逾七十,仍在努力“促进人类更懂得相互扶持与帮助”。

作者简介

海德玛丽·施维姆(Heidemarie Schwermer)

  • 1942年诞生于遭纳粹德国并吞时的东普鲁士,临波罗的海的海港“梅梅尔”。

  • 1944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当地的战火激烈,父亲身陷战场,一家人也被迫辗转逃难到现今的西德。隔年东西德分裂,家乡也回不去了。

  • 1965年开始在小学任教。逐渐认清当时的学校环境无法让她实现理想。

  • 1982年辞掉教职这个铁饭碗。转而攻读心理学与社会学,并取得完形治疗师资格,随后在多特蒙开设自己的诊所执业。

  • 1994年成立“施与受中心”,尝试建立一个免费分享与交换才智、服务和有用之物的开放机制。数百位会员及德国媒体称她为“交换之母”。

  • 1996年将全部的家产分送给人,从此过起不用货币的生活。如今年过七十,即使领有养老年金,仍会把钱送给需要的人。

  • 本书是她最重要的著作(德文书名为Das Sterntalerexperiment: Mein Leben ohne Geld),曾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且热销,还于2008年荣获意大利“帝奇亚诺.坦尚尼和平奖”( Tiziano-Terzani-Preis)。

  • 2010年,一支挪威与意大利合作的团队拍摄了她的纪录片《Living Without Money》(不花钱过生活),更全面引起世界各地对这种“新生活”的讨论旋风。

媒体最常引述她的一句话是:我想改变的不是人,而是这个绕着金钱打转的世界。

《无穷奶奶的富足人生》中文版序

海德玛丽·施维姆(Heidemarie Schwermer)


海德玛丽·施维姆和她的家当。摄影:Daniel Mazza

自从我送掉自己的房子与家当,生活中只剩朋友,已经过了20年。七年前,我申请了养老年金,拿到钱后便送给手头拮据、需要帮助的人。有了养老年金,自然就有健康保险。一开始,我把养老年金拿来支付团结税(注:东西德统一后,对西德民众增收的所得税和法人税,以帮助统一后的东德人民与东德基本设施),但由于我的健康状况已无法靠自体的治疗力改善,于是在许多年之后,我接受了医生检查。诊断结果,我得了癌症,这消息宛如青天霹雳,促使我不断。和死亡对话,随后决定接受重大手术与术后治疗。如今,我又能到处旅行了。

生病激起我思考许多事情。我改变了一些生活习惯,例如饮食。我不吃肉多年,现在还戒掉甜食,减少动物性食品。除此之外,我也去处理含汞的牙齿填充物,降低重金属对身体的危害。除了上述两种致病原因外,第三种则肇因于我的人际关系,目前我仍在努力改善当中。

每一种疾病都在在指出我不应该忽略的事情。生病之后,我培养了觉察能力,我非常感谢自己发展出这样的能力。

一直以来,创建一个不用钱就能过生活的社会,始终是我的生命重心。虽然我不想成为大力鼓吹别人迈向特定方向的传道者,但在他人身上看见细微的改变时,我仍旧喜不自禁。能够保护环境、疗愈地球、帮助别人,总令我心喜雀跃。我也亲眼看见许多小小的行动与进展。不少人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走到死胡同,因为现今对待金钱的态度和方式,使得贫富差距日渐扩大。有鉴于此,许多事情有了新的价值观。像爱、忠诚、互助等无法买卖的东西,意义更加重大,因而有越来越多的人转而寻求灵性生活、探索内在,而且这股风潮持续不坠。

由于受邀演讲、举办讲座或者参加研讨会,我经常旅行世界各地,见识到世界的缤纷多采与丰富多变,每每觉得非常兴奋。我所经历的冒险奇遇给日常生活增添了众多乐趣,不过我也承认,我走的道路是非常个人的,不一定适用于大众。话说回来,也经常有人告诉我,他们受到我的例子的激励,开始重视自己的。理想,并且努力实践。

我经常反覆思考一个问题:不用钱的世界该如何运转,才能适合所有人?我并不会天真地以为,只要单纯废除货币,世界就会变得更公正。这是条漫长的路,需要形成意识,从内在转变,与他人互动时要保持开放的态度,并且制定其他的规则。

近年来,各地“施与受”运动风起云涌,殷殷传递着这项观念与活动。在我的网页上(www.heidemarieschwermer.com)有一个包含着四种颜色的标志,指出了实行的方式。首先,必须面对真实的自己,扪心自问:我真正需要什么?我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?我的生活有所不足或者丰富充实? 只询问与自己有关且触及内心的问题。

第二步与外人有关,也就是问自己:为什么我会生邻居、同事、朋友的气?那和我有什么关系?其他人对我而言反映了什么?而不是告诉自己:我不想再和这个人有所瓜葛、我可以从冲突中学习教训。

第三点与行动策略有关: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,我能贡献何种能力,才能帮助改善世界?这问题或许会将我引领至既有的各种团体,或者促使自己成立工作小组。

我认为第四个可能性存在于灵性层面。这和各自为政的特定宗教无关,而是涉及新的世界观。如果我们能够了解,地球上所有居民、所有的创造物全都紧密相依,脣亡齿寒,就能够停止彼此争斗。我们不需要战争,而应共同想办法消弭存在于今日社会中的严重缺失。透过层面更高、更广的施予和接受,解决贫富差距、饥荒,也不再虐待人类与动物。

幸福不要外求,例如想要努力买新车或者其他东西,简单的生活就能带来美好的幸福。这是我对我们大家的期待!

【关于购买方式】本书尚无简体中文版,现可通过台湾代购服务购买。


打开了一扇门

我的儿子转学到文理高中后适应困难,出现焦虑与不安。尽管我再怎么安慰他,“你不需要觉得害怕。”“我会陪着你。”也始终没有效果。我不由得忧心忡忡。

进修教师培训课程时,我认识了几位心理系学生,向他们讨教这个问题。他们请我带着儿子到他们在汉堡的机构,进行游戏治疗。在治疗过程中,孩子透过游戏获得他人的支持与理解,父母则和另一个人对话讨论,试图厘清孩子出现精神障碍的可能成因以及治疗方式。由于整个过程也属于心理系学生的进修课程,所以我们无需付费。我同意待在镶着单向玻璃的房间里进行讨论,也就是说,教授和他的学生可以在单向玻璃的另一边,全程追踪与讨论这件“施维姆案”。由于我看不见另一边的他们,所以很容易忘记自己正被人观察着。我和儿子连续好几周到汉堡进行治疗,而这个经验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。

我十七岁儿子虽然出现许多治疗的可能,但是总体而言,当年的专业心理治疗尚未发展成熟。在我们学校老师当中,我是第一个接触这类事情的人。我儿子经过十次谘商逐渐找回重心后,我的世界却第一次崩解了。

我哭了。我每个星期三下午去见谈话对象罗伯特,讲没几句话,眼泪就溃不成堤,一发不可收拾。然而那是解脱的泪水,所以每次谘商结束,开车回家的路上,我总是一身轻松,感觉泪水松脱了内在的阻碍,蓄满新的能量。我学习将意识放在呼吸上,专注于一呼一吸之间,控制调息,就像调整自己的想法一样。我从未想过自己对自己竟拥有如此的力量。

我之所以泪流满面,与心中潜在的受害者角色有关,与始终伴着我(且压迫我)的无助感有关。我逐渐明白自己并不只是受害者,同时也是始作俑者。我必须摆脱别人是坏人的想法,看清自己也是助纣为虐的帮凶。以前我当然察觉到我能保护自己,而且我的举止粗野不雅时所产生的罪恶感也是其来有自,但是在治疗前,我始终没看出有机会能处理心中的罪恶感。

如今我大学时期学习的心理学理论终于派上用场,与现实接轨。谘商过程中惊喜不断,到最后我明白了一件事:只要准备好,人人都可以改变自己。我想起心理学课堂上曾经教过的有名案例:两个男婴出生后没多久,无意中被调换了,一个出身有教养的高贵家庭,另一个则来自贼窝。但是小男婴长大后,竟发展出不适合各自成长环境的行为模式。由于现象异常,后来才发现抱错了小孩。由此得出的明显结论是:行为模式是先天遗传,而非后天养成的,教育无法战胜天性,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儿子就是会打洞。

但是,果真如此吗?这个问题长年困扰着我。现在,我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答案:人人都有机会创造自己的生命,而非听任命运摆布。我因为这个认知而变得更加坚强,最后决定永远放弃教职。和罗伯特谘商一年后,我才认清目前的学校环境无法实现我的理想。身为老师,我的首要义务是教导学生格物致知,我希望促使社会发生正面变化的真正目标,却不属于我的责任范围。不过即使如此,我仍旧在教育界坚持了十五年,现在我兴高采烈放弃了教职。

再见了,我的家当

搬家对我而言是家常便饭,所以十分清楚有多辛苦、多麻烦。以前搬家时,我已逐步精简自己的家当,数百本书早就送到别人手里,目前只剩下几本。我习惯把看完的书立刻送给别人。至于衣服,每买一件新衣,我就会送出一件旧的。因此我拥有的东西真的不多,但仍旧得好好思考怎么处理其余家当,尤其一想到客厅里的大沙发,我即头痛不已。我盯着大沙发陷入沉思,就在此时,门外楼梯间传来脚步声。隔壁的年轻人刚下班回家,我赶紧拦下他,问他想不想要沙发。他欣喜若狂,开心地把那个庞然大物拖到他屋里,而我又少了一个烦恼。

我把床送给楼下的年轻女子,五斗柜给隔壁另一位邻居,餐桌和椅子流浪到一个朋友家里,新地毯则转让给另一个朋友。如果我找不到有人需要帮忙看家,也有个女子把她多数时候总是空着的房子提供给我过渡期使用,所以我把贵重的青年风格(Jugendstil)书桌送给她,也算某种形式的预付租金。

我大概将十组人哄出我未来的前住所。他们来看看有没有自己用得上的物品,然后总会瞪大眼睛问道:真的不需要付钱给我吗?我把要淘汰的旧冰箱先推到走廊上,不到一天,就被一个收旧货的艺术家发现,我满心欢喜将冰箱送给他。我最后几箱书给几位大学生换来了喜悦。台灯、画、盆栽、唱片、CD、玻璃杯和其他奢侈品,也很快换了主人。能把东西送给真正需要的人,让我打从心底感到开心。

最后只剩下几乎还是全新的衣柜。有个朋友建议我把衣柜放在她家,以防我未来也许还想拥有时,可以再搬走。我犹豫了很久,最后还是留下了衣柜,因为我可以把一些不想丢掉或送走的东西保存在里面,例如私人证件、几篇文章、两本相簿,还有几样过冬的物品。正当我还在思索如何搬运这件笨重的家具时,电话忽然响了,有个熟人问要不要载我一程?我兴高采烈接受她的惊喜提议。我最后一件家当就这样慎重地搬了过去。

从此之后多年,这座衣柜变得非常重要,它多少代表了家乡或者自己的归宿。每次我去看它时,也和借我放柜子的朋友见见面,有时候我会留下来过夜,总是觉得宾至如归。其实我也想放弃这最后一件家当,但是至今无法成功。那感觉就像长跑一样:刚开始跑时游刃有余,最后几公尺却难以克服。我很清楚自己根本不需要这个衣柜了,但真要我处理掉,心里却还是会抗拒。

送掉其他东西,对我倒是轻而易举,每清理一件物品,我心里便欢呼道:又铲掉一座山了!就连退掉房子时,预期应该出现的悲伤也不见踪影,相较之下,我反而感到更富有了,因为我赢得了一座宝山:自由。以前我只在外出旅行时,才能感受得到自由。

第一次启程

在“施与受中心”四年,对我来说已经够了。我就像有固定工作的人,白天在办公室,然后是谘商会谈,接着是集体活动。新加入协会的人,过了一开始的亢奋期后,接踵而来的往往是失望与挫折。也没人想再听我不花钱过生活的实验,反而越来越常听见:“是的,你可以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。我却必须如此生活。”之类的反应。

本来我只预计实验一年,后来变成了两年。我的生活赢得了质量,人际关系大有改善,工作也很顺利。我随时随地都是自己的老板,但与以往不同的是,汲汲营营赚取金钱的必要性早已烟消云散。我压根儿不希望再回到以前的生活。

透过交换与分享,我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,若不是这样的行动,我不会与他们有所关连。我看护过卧病在床的八十岁老人,也照顾过三岁小娃儿;遇过收入丰硕的大学教授,也与失业者打过交道;或者才送面包给单亲妈妈或孤独退休老人,接着就和一位提供赏鸟活动的年轻人相约见面;我还很感谢一位女士把她可转让的电车票送给我。这些人,我全都非常喜欢。

如今我能顺利取得每日生活一切所需,事实上也感到心满意足。我餐盘里食物不虞匮乏,但是,为什么还是不时抬头望向盘外那个我仍旧希望改变的世界呢?我尚未兑现当年许下的那个承诺啊。“施与受中心”近来不需要我的帮忙,也能持续运作,也有充足的人力像我一样热心执行计划。所以,又该是我离开之际了。

我第一个目的地是伦茨堡,有个朋友住在那儿,可提供我在她家过夜。伦茨堡也有个交换中心,之前我们便有过联系。交换中心的成员每个星期三聚会,因此我便选在某个星期三前往伦茨堡。车票钱是来自前一阵子请我上节目的广播电台付的车马费。

伦茨堡的交换中心与我们多特蒙的组织有些差异,这里是由高等专校负责,空间充足,计算机设备齐全,还有资源不少的公关机会。不过与“施与受中心”类似的是,这里同样也有点沉滞不前,没有真正的政治企图。附近城市的交换中心情况也大同小异。我们大家集思广益,思考问题的原因,最后得出结论是,对于大部分的会员来说,交换中心可有可无,不像战后时期大家确实需要彼此扶持,彼此照应。供给与接受到后来只不过是种另类的游戏。

由于“不用钱过生活”的实验引起媒体与大众的关注,我的理念也因此进入许多人的生活。有次在高等专校演讲完后,一对夫妻邀请我帮忙照顾房子,其他人也纷纷跟进,我逐渐成为先进的看家者。我先在海边度过了几星期,然后住到山里,接着又换到乡下的林间小屋,但转眼间又回到了大城市。“今日在此,明日在那儿”也发展为地理上的大移动。刚开始我还乐在其中,整年的时间也很快被订满。每天我都能接到打来我落脚处的电话,真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得知我不同住所的号码,当时我还没有手机呢。

有时候,我住在没有半个熟人的村庄,便会尝试和当地人接触,传达我交换服务的理念。偶尔我也会请多特蒙的朋友到我的下榻处。当然,我事先会取得屋主的同意。对许多来访的客人而言,来看我就像度假一样,而平时他们是没有办法负担这样的假期的。

一切看似进行得十分顺利,然而又像之前在多特蒙“施与受中心”那样,我察觉这仍旧不是我真正的目的。我没有兴趣被形容为想法独树一格的人,也不想回答“如果每个人都如此生活,会是什么景况?毕竟要有人赚钱,不是吗!?”这种千篇一律的普遍疑惑和指责。别人不是拒绝我,就是把我捧上我没有什么好损失的宝座。但是没多久,他们又把我拉了下来。

我不想成为异类,也不愿成名或者接受强加于我身上的一切。我的目标始终如一,就是找到一个能促进人类更懂得相互扶持与帮助的方式。要达到这个目的,我需要大家的支持,亦即那些愿意从自己盘子上抬起头往外看的人。

建议

如果你有兴趣一步步走上属于个人的新道路,那么我有几项建议,你或许可以牢记在心。前提是你愿意接受这些建议,绝不勉强。

1. 准备一本笔记本,写下你认为重要的事情。

2. 在这本思考笔记本或者日记里(随便你想取什么名字)写下你始终关注的事情,或者曾经关注过的事。音乐、运动竞赛、文学、科技、绘画,什么都行。重点在于找出你这辈子完成的任务,或者未来想要完成的事。

3. 晚上在笔记本里写下一天的经验。请你尤其紧抓住正面的感受。

4. 写下你理想的生活会是何种样貌。想要什么样的居住形式?和谁一起住?你最喜欢做的事情?请勿设限,什么都可以写进笔记本。

5. 请写出你对别人的感受。什么样的行为让你烦躁?特别喜欢某个人的何种特质?

6. 请实行一天的“沙漠日”计划,不预做规画,跟着本能行动。

7. 写下在你的生命中最有可能对什么事情心怀感激。

8. 找出特别让你感到有趣的事情,好好享受,乐在其中。

9. 准备一个箱子,装进不再需要的物品,提供来访的客人随意取用。

10. 请在某地设立一面“施与受”墙,工作场所、家里、咖啡厅,任何地方都可以。

11. 请怀抱梦想。

12. 绝对不要忘记笑容。

更多书摘内容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⋯⋯

文章来源:读书共和国,原文发表于《无穷奶奶的富足人生》


分享有机的
活法、农法和玩法

媒体合作
Media@Yogeev.com
投稿信箱
Post@Yogeev.com
微博:@有机会官方微博
微信:有机会

成为达人/志愿者请点这里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